有鱼有肉不算年 贴上年画才过年
关注日知录(微信号:dirizi001), 读典,品典,用典;新解世间事, 知人,敬人,做人。 重逢神奇,再见惊艳,快乐天天。喜欢,就关注一下呦。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。
神州日知 乐儿
有句俗语,有鱼有肉不算年,贴上年画才过年。
在古代汉族民间,年画就是年的象征,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,每幅画都含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元素,反映了古人敬天信神、对天地神明的礼敬。
”,中国民间艺术之一,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。
清光绪年间,正式称为年画,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,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。
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,装饰环境,含有祝福新年吉祥
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。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。整张大的叫“
加工多而细致的叫“画宫尖”、“画三才”。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“金宫尖”、“金三才”。六月以前的产品叫“青版”,七、八月以后的产品叫“秋版”。
民间年画、门神,俗称“喜画”,古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,户上贴门神,以祝愿新年吉庆,驱凶迎祥。
年画因一年更换,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,故称“年画”。
年画历史
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,始于古代的门神画,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。
其名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,在宋代曾被称为“纸画”,明代则称为“画贴”,清代称作“画片”、“画张”、“卫画”等,直到清道光29年(1849年),李光庭的《乡言解颐》一书中始见“年画”一词。
年画起源于汉代,发展于唐宋,盛行于明清。
东汉蔡邕《独断》记载,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“神荼”、“郁垒”神像,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。
后来,民间争相仿效,几经演变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宋代出现了木版印刷年画,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《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》。
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。
当时,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、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、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。
汴京(今河南开封)和临安(今浙江杭州)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,题材上也大为扩展,如风俗、戏曲、美女、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。
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。
43 34841 43 15264 0 0 2605 0 0:00:13 0:00:05 0:00:08 2775 43 34841 43 15264 0 0 2255 0 0:00:15 0:00:06 0:00:09 3342元代是年画的低落期,多数都是宋代同类年画的延续。此时出现的一种叫做《九九消寒图》的历画,为后世所沿袭。
、、对年画的发展有很大促进,寓意吉庆祥瑞和表现民间风俗的内容得到重视,年画的创作印制和购买张贴逐渐发展为欢乐喜庆、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,一些年画的典型题材,如“一团和气”、"八仙庆寿”、“万事如意”等已趋于定型。短版拱花技艺的发明,使年画的印制更为丰富多彩。
明中叶以后,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,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,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,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、山东杨家埠、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。
年画在清代进人鼎盛期。
康、乾年间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,为年画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;
通俗小说的风行,又为大量的年画作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。清初年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题材多,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、戏曲人物、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。
在表现形式上,由于受到利玛窦和朗世宁等传人的西洋绘画风格的影响,西方明暗透视技法在年画创作中得到应用,有的作品在画面上还刻印上了“仿泰西笔意”等字样,年画也因此成为清代西风东渐的一个窗口。
清末民初,内忧外患,年画的农村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,传统年画逐渐式微。
与此同时,在上海、天津等城市则兴起了新的题材样式的改良年画,新增有反抗列强侵略、提倡爱国、描绘新事物等内容。
此时,西画的输入和商业的发展,又产生了一种将国画工笔重彩与西洋擦炭水彩结合的月份牌年画,其题材有戏曲故事、吉庆祥瑞等,还包括一部分格调不高的时装美人。
抗战时期,在解放区出现了以民间年画的形式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,它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,鼓舞了军民士气,打击了敌人。
1949年以后,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,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、落后的内容。
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,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,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,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年画种类
从种类上看,年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:
1门神类
新年贴在门上的年画叫门画,它是年画的最早的形式。“门神”是门画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类别。
2吉庆类
这类年画直接表达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常见的有:《天官赐福》、《连年有余》、《富贵满堂》、《加官进禄》等。吉庆类年画最受百姓喜爱。
3风情类
表现民间生活的年画,是民间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写照。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。晚清以后还出现了时事、风俗和幽默年画,如《老鼠嫁女》、《猴抢草帽》等也可归为此类。
4戏曲类
表现戏曲故事的年画。其形式类似于连环画、组画或者文学插图。它兴起于晚清,举凡著名的戏曲故事,都会在年画中有所反映。如《群英会》、《盗仙草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宝莲灯》等。
5符像类
以神像和符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旨在驱邪纳祥的年画。这类年画具有较强的宗教内涵,后又被附加了为民众驱邪祈福的意义。
与门画中的神像不同的是,这类年画的神像有相应的龛位,有的要接受香火祭拜,有的作为纸马而须焚烧。
符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,一般以文字和图案组成,如“同安宝符”、“太极八卦符”等。这类年画随着迷信思想的破除而成了历史的遗迹。
6杂画类
这类包括灯画(元宵节用来糊灯笼的纸)、
窗画(过年时糊窗户用的纸)、拂尘纸(过年时糊挂碗柜、碗架的纸)、
桌围画(过年时贴在八仙桌侧面的纸)、
糊墙纸(过年时裱糊墙壁的纸)、
布画(年节期间吊挂在街上的年画,俗称“吊挂”)、
花鸟字(用花鸟图形组成的汉字图案,是介乎书法和绘画之间的一种民间年画)以及月份牌年画(1914年出现于上海的一种商业广告,后成为年画,因多使用炭笔擦绘,又称为擦炭画)等。
年话故事
据《山海经》载称: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,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,以至夜不成眠。
这时,大将秦叔宝、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,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,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。
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,心中过意不去,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,称为“门神”。
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。而在内容上,年画也从门神扩展到更多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民俗。
如神仙故事《天官赐福》、《八仙过海》、《哪吒闹海》;
历史故事《四贤图》,分为“杨震持廉”、“陶潜尚节”、“李密尽孝”、“孔明竭忠”四条屏;
还有于取材古典名著如《封神演义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等。
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。《门神图》中的岳飞左手持枪、右手持剑,胯下白马,神态严肃;
他的儿子岳云双手执锤,胯下红马,英姿飒爽。
父子二人向中间对望,身后披帛飞扬,马匹腾于白云之上,一派仙风道骨。
《岳飞大破金兀术》描绘了岳飞率军大败金兵,朱仙镇大捷的故事,表现“还我河山”的浩然正气。
年画《五子夺魁》讲的是因果报应故事。
蓟州渔阳(今天津蓟县)有个叫窦禹钧的人,家境殷实,却无恶不作,直到三十岁,还无子嗣。
有一天晚上他的父亲托梦给他:“你心术不正,多行不义,,前世恶业很重,如不重新做人,今生不仅无子而且短命。你应当及早行善,努力多做些善事,或许可以转变业力。”
从此窦禹钧下决心痛改前非,周济贫苦,广兴义学,以德报怨,终于扭转了人们的印象,也接连生了五个儿子。
他加倍行善积德,以身作则,五个儿子后来都出人头地,高中进士。他本人也得福报,官至谏议大夫。
这就是“五子登科”的来历。
因渔阳地处燕山一带,所以,窦禹钧又被称为“窦燕山”。《三字经》里讲“窦燕山,有义方,教五子,名俱扬”。
古人认为,重德行善能得福报能改变厄运,而败德作恶肯定会遭恶报的。
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,还是文化流通、道德教育、审美传播、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;
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;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,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。
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,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。
这些个性因素,不仅在题材内容里,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、用色,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,也能一眼识别出来。
由年画可以认识全部的中国民间。
本号所发文章除特别署名外,均为原创,注明出处,欢迎转载。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号立场。本号内容及商务合作热线:18911155596,邮箱:1115557898@qq.com。欢迎投稿,开展商务合作。喜欢这篇文章,点赞一下。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。关注本号,请长按或扫一扫下面二维码。